联系人:吴经理
手机:135 2302 7221
首页->新闻动态

宝宝为何会自言自语?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4/11/4 9:56:44

       其实宝宝自言自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也是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
       人的语言发展有外部语言发展和内部语言发展之分,而3岁以前的宝宝是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内部语言才慢慢发展起来。宝宝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发展的一种过渡。

宝宝自言自语的原因

       爸爸妈妈经常会发现,自己三岁大的宝宝常常会一个人在那边玩边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这就是自言自语的表现,在心理学上称其为独白。
       宝宝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自言自语?
       这种自言自语的语言现象多数出现在宝宝游戏的过程中,如:当宝宝一个人在画画的时候,他会一边画一边嘀咕:“这是太阳,这是花,这是小草,还有小鸟哦!今天天气很好,好多小朋友在放风筝,小红也在放呢......”这种自言自语可能会持续到宝宝把这幅画画完为止。这是一种游戏语言,也是行动的伴奏。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宝宝遇到困难时发生的独白。如:当宝宝正在拼图,突然不知道放哪了,可能会嘀咕道:“这个该放哪里呢?这里,哦不对!这个是什么来的,放这里?咦!对了,对了!”这是问题语言,是宝宝在遇到困难时利用自言自语来寻找解决办法的语言。
       宝宝自言自语,不仅是他们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也伴随加速了他们的活动。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机能,能调节宝宝的行为,帮助他们驱除孤独,而且它还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因此,爸爸妈妈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必去阻止他。

       2-3岁的宝宝正是他们从外部语言过渡到内部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而自言自语正是宝宝将外部语言转为内部语言的一种主要表现。
       2岁以后的宝宝有具体的形象思维了,他们需要用具体的语言来帮助自己思考,慢慢地理顺思路,于是便出现了“自言自语”的现象。如玩拼图时,宝宝会不时的对自己说:“这个应该放哪里呢?这里?不对,应该这里,好像也不对。这是什么?......”不要小看了宝宝的自言自语,它是宝宝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有声表现。宝宝自言自语在3岁后会达到最高峰,一般在8-9岁的时候就会完全消失了。
       心理学家指出,宝宝自言自语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说话游戏,这类游戏是宝宝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宝宝自言自语时往往先要把自己想象成某种角色然后按照这个角色的行为说话。比如,宝宝在玩娃娃的时候,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是娃娃的妈妈,然后和娃娃说个不停,哄娃娃睡觉或对娃娃讲故事。而宝宝在游戏中的语言可能多数都是爸爸妈妈平时说过的话,或是他听过的故事中的对话,这可能成为宝宝对语言经验的综合和创造。

宝宝自言自语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有的宝宝自言自语的比较多,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会不会有问题,其实这恰恰说明宝宝肯动脑筋。从宝宝自言自语的这些话语中,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思考内容和方向,如果家长能顺着宝宝的自言自语加以引导,还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为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也有大多数的家长并不抑制宝宝自言自语,但却把它看作是毫无意义的行为,置之不理,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我们知道了宝宝自言自语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就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自言自语。从倾听中,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孩子正面临哪方面的困难,从中助一臂之力,或给孩子一些提示,便于孩子丰富自己的言语,并用来指导行动。当孩子能独立战胜困难时,还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向内部语言发展,为学会独立思维创设更有利的条件。
       所以,当宝宝自言自语时,家长不要急于打断或者要求宝宝“自己想就行了,别嘀嘀咕咕说出来”,这样对他们语言和心理发展都不利。随着年龄和能力增长,宝宝大声的自言自语会变成小声的嘀咕,最后转变为思维过程中静默无声的内部言语。孩子的自言自语正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