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135 2302 7221
奶粉生产工艺:设备卫生安全检验很重要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加工工艺则更为讲究和严谨,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乳清蛋白粉、乳糖、DHA、核苷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其尽可能接近母乳,以满足婴幼儿消化吸收和营养需求。牛奶变成奶粉这一漫长的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监管不力,工艺设备落后,都有可能导致奶粉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鲜奶验收环节,原料奶的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和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南庆贤说,比如说牛体和牛场的卫生问题管理,饲料的营养和安全,挤奶设施的清洁消毒,规范挤奶等等,都是挂一漏万的环节。挤奶完用净乳机除杂后,需要及时冷却降温,避免微生物在牛奶中繁殖,造成原奶腐败。鲜奶的储存时间不可能过长,以免嗜冷菌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质。
随后是在乳品加工厂的配料,配料工序非常容易引起质量和安全问题:辅料卫生质量(在运输、贮藏中因防护不当,受到细菌、霉菌及鼠虫污染,产生毒素、致病菌,对人体产生危害);营养素过量(一些微量元素、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超标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辅料融化效果(如果溶解不彻底则在后续的过滤和净乳中被甩出,影响产品营养指标)。
对于奶中的添加物、辅料等,需要在进厂后经过严格检验(含理化和卫生指标)。在使用前配料员对每袋料进行感观检查(结块、霉变、有异味、色变的拒绝使用);微量元素检查(小辅料由化验室准确计量后按配比发放);保证辅料的化料效果(要有化料罐、高速搅拌等。乳清粉、糊精粉、乳清蛋白粉,可按粉水=6:1直接在化料罐中溶化,水温40℃-50℃,对于难溶的如大豆蛋白,则要延长溶解时间,使其充分溶解);保证料液与原料奶混合均匀(在定位罐中)。
因为油水分离的物理特性,在均质化过程中,需要防止脂肪上浮、防止奶粉中脂肪分子游离到颗粒表面。而经过冷却、暂存后,在杀菌、浓缩工序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杀菌不彻底造成浓奶细菌总数过高,导致最终产品微生物超标;设备清洗不彻底,污染产品;设备故障,如物料泵冷却密封水漏进奶中、加热蒸汽漏进奶中等,均易导致产品大肠菌和杂质超标;奶浓度低,导致奶粉颗粒小,影响冲调性。高温杀毒、清洗后,需要进行喷雾干燥,接粉、筛粉、贮粉、包装、设备清洗等最后的环节。